“周末戏相逢”2018年11月9日节目预告
时间:2018年11月9日(周五)19:00
场次:2018年第十七场,总第77场
地点:福田文化馆非遗主题馆
主办:中共福田区委宣传部(文体局)
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
由福田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
承办:深圳市骏辰影视制作有限公司
演出单位:云南京剧院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
嘉宾介绍
周明义
京剧作曲家、国家一级演奏员、云南省京剧院原首席琴师和艺术室主任、2016年度“云南十大新闻人物”。自1951年从艺以来,演奏、创作和整理并重,代表作有《黛诺》、《铁弓绿》、《人面桃花》、《佤山雾》、《娜蒂秀》、《豹子湾战斗》、《闯王旗》、《凤吉公主》、《南疆血碑》、《武则天与狄仁杰》、《梦断碑寒》、《布依女人》等数十出剧目,以及戏曲广播剧《蔡锷与小凤仙》、《关肃霜》等。与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合作33年,为“关派"声腔艺术形成做出決定性贡献,辅佐三代京剧演员,致力于云南京剧优秀剧目的传播。
周康梁
昆明理工大学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、高级记者、英国电视研究专家、英国牛津大学媒体研究员、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、德国汉堡大学和中国中山大学访问学者、京剧地方史研究学者、2016年度“云南十大新闻人物”、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戏曲艺术人才“千人计划”入选者。
著有《巧弄八音谱京曲:周明义“关(肃霜)派”京剧声腔创作解析与琴谱精选集》(2015年)、《做严肃的电视:英国电视为什么好看》(2013年)、《他们那一套:中国记者的英国社会观察和影像记录》(2012年)、《牛人牛语:中国学者牛津讲演录》(2011年,合著)、《做最牛的主持人2:解码英国经典电视节目》(2010年)、《做最牛的主持人:英国电视名主持和他们的节目》(2009年)。
内容介绍:
京剧演员的成长和艺术的成熟需要大量舞台实践,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环境,他们中的极少数人通过自己的天赋和勤奋,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表演风格,称之为“流派”。而任何“流派”的形成也有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,相较于1949年以前,各行当“流派”纷呈的局面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,得到公认的新流派为数不多,而一些有望创立“流派”的演员很遗憾地止步于时代大潮。
只有少数人在历经劫难后,顽强地生存了下来,并艰难地通过创编剧目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艺术,使新流派的特色逐渐凸显,经过时间磨砺和业内外人士的检验后,得到认可。关肃霜就是这为数不多的艺术大师中的一员,离世26年后,她的艺术仍然被提及、传承、传播和研究。
作为在幕后托腔保调的琴师和唱腔作曲者,周明义与关肃霜合作33年,共同创造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,他将从嗓音特点、演唱技巧和艺术成就等几方面讲述关肃霜在声腔方面取得的成就。
主讲人周康梁经过多年研究和整理,将关肃霜的艺术人生和流派形成过程以五年或者十年为区间,划分为六个阶段,清晰勾勒出一名艺术家的成长经历。其中,每一个阶段都有标志性的剧目和对其艺术产生影响的事件。他通过多年收集的历史资料、档案、录音、录像、图片、故事和当事人讲述等方式,追溯关肃霜的师承关系,结合经典剧目片段,向观众立体呈现“关派”艺术形成的过程。